您的位置:首页  本馆概况  新闻动态

加强特色文献建设 促进音乐学科发展

发布时间:2010-12-13    点击数:45

钱仁平教授漫谈“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项目

和《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夜   

   笔者越来越持一私见:高度的理性,必由强大的激情来支撑!(一如万千枝梢叶片的敏锐感应、叶脉上的光合飞舞和内心的澎湃奔涌才能成就一棵大树四平八稳的“平衡”与“静态”。)进而也坚信,各界饱学而持续高昂的激情者必有源源不断的新创造。11月10日下午,我院图书馆、作曲系联袂主办的第十一期【书院讲坛】迎来的主宾,上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我院校友钱仁平教授正是这样一位当代可贵的富有激情的学者。

   本次回到母校,钱教授以他近年正着手且已初显成效的两项重要的音乐文献工作,即“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项目和《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及其思考向大家作了介绍,并展开漫谈与交流。

   当日刚领队从国家大剧院演出凯旋归来的院长彭志敏教授也风尘仆仆前来讲坛,致以热情洋溢的“前言”,并对【书院讲坛】给予了高度评价。主持人孙晓辉博士介绍到,当前学界“重写近现代音乐史”已提上议程,可陈玲群等痛惜地追问“我们抽屉里有什么?”今天的钱仁平教授就是将音乐文献的收集整理付诸行动的代表性学者。

点击浏览下一页

   提起“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项目和《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钱教授介绍说,这缘起于日益迫切并正推进的“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专业音乐图书馆建设”之背景。特别是在2009年11月,他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上,与全国各艺术高校的专家同仁们探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专业音乐图书馆建设问题。其间钱教授作了《音乐图书馆:及其博物馆、信息馆、咖啡馆式变奏》的主题发言,他提出:“专业音乐图书馆,应该做好大踏步向集博物馆、信息馆、咖啡馆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转型的准备。”还强调:图书馆既要“处理信息”,承担对海量信息的分类、导航责任,提高文献、情报服务工作的效率;又要“创造信息”,这包括对已有特别是独家的固态文献的数字化处理,特别是对信息进行专业研究并产生新文献新信息。此后,钱教授积极倡导并在上海音乐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与支持下,上音院图书馆从2008年秋酝酿、启动了包括上述项目的一系列“原创音乐文献”的整理、收集、编撰、数字化与研究等工作,并很快得以深入开展。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高等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在83年的发展历史中,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音图书馆在馆藏中典藏了不少经典作品的手稿,譬如其中包括中国第一首交响音乐作品黄自先生的《怀旧》、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行路难》、著名作曲家丁善德写于1949年的《新中国交响组曲》、及风行世界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陈钢先生的《梁祝》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新音乐的发展与壮大,上音院图书馆在老馆长朱建先生的带领下,典藏了一批中国新音乐的手稿。历史悠久的上海音乐学院与丰富厚重的作曲家手稿馆藏为该院图书馆启动“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 项目赢得一定基础。近年来在上音院领导、该院校友和众音乐界作曲家们的大力支持下,大规模手稿典藏与研究项目更是得以快速推进。何训田、赵晓生、谢功成、钟信明、储望华、郭祖荣……等各地一大批著名作曲家的手稿先后得以该馆收藏。

    钱教授南来北往广泛收集著名作曲家手稿的同时,还带领上音图书馆同仁进一步优化整合上音图书馆特藏室、校史馆与音频修复与数字化保存实验室相关资源,建立起了珍贵音乐历史文献整理与数字化保存研发中心。为学习、探讨手稿的整理、典藏与数字化保存与学术传播,他连连赴北京国家图书馆、台北图书馆、台北师大图书馆、华中师大图书馆等实地考察观摩,与文献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如台北图书馆馆长顾敏先生、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叶娜博士、台湾音乐中心主任苏桂枝博士等等进行深入交流与研究。他提出,“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审慎借鉴国际先进数字化保存的学术理念、技术标准,制定既便于信息交流、科学管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保存标准。
    提起作曲家手稿之可贵,钱教授真挚地反省到学者的时代责任上。围绕手稿收藏和文献研究工作,他以个人近期的学术斩获为例,如:于声誉颇高的台湾师大音乐系作《中国新音乐:一组分析——在分析音乐学与历史音乐学之间考量》专题学术报告;《萧友梅先生作品手稿研究——纪念萧友梅先生逝世70周年》,并配合上海音乐学院将在校庆之际举行盛大的纪念、研讨、展览、演出活动;在2011年谭小麟先生诞辰100年之际,完成《谭小麟先生作品手稿整理与数字化保存及研究》并以此为“范例”之一,举行作曲家手稿典藏与数字化保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上音图书馆与该院音乐学系、艺术管理系、音乐工程系、数字媒体中心等部门学术资源合作,构思、创建音乐文献科技与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加强特色文献建设,促进音乐学科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点击浏览下一页

(钱仁平教授两赴国家图书馆,追寻、比对谭小麟先生手稿……摄影:国家图书馆中文文献采编部主任顾犇博士)

点击浏览下一页

(钱仁平教授考察台北图书馆老唱片库房。)

   接下来,钱教授就《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向师生们作了介绍,并对其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展开漫谈。他介绍到,编撰《中国新音乐年鉴》缘起于“在音乐评论与音乐历史之间”的实践与思考。只有关注“历史的客观记录”才能真诚地“推进音乐与时代的同步发展”!该项一经倡议发起,即广泛得到音乐界热情的支持和响应。譬如世界新音乐中甚为耀眼的一极、华人新音乐代表之一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周文中教授就发来亲笔题签等。

点击浏览下一页

   目前,《中国新音乐年鉴》的2009年卷框架定为“音乐创作年度报告(世界华人作曲家视野)”、“重大音乐创作活动”、“音乐创作文献综述”等,2009年卷将于2010年12月出版。今后还拟增补“年度作曲家”、“年度作品”、“年度演出”、“作曲家访谈”等栏目。

   钱教授还就“加强特色音乐文献建设,促进两岸音乐创作交流”;“加强合作,共利共赢”;“上海音乐学院在新时期对中国专业教育事业的责任与贡献”;“音乐理论家的时代担当与音乐评论家的历史使命”等展开了介绍与漫谈。钱教授颇为关注图片信息与图片文献,其讲座PPT中插入了大量珍贵的图片,令观者一目了然,为之叹服。互动交流阶段,汪申申教授、孙晓辉博士、杨和平博士等就相关主题作了发言。

   钱教授在结束语中引翰林大学士翁同龢先生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改后句为“振楚声还是作曲”,殷切寄望武音校友和学子:“因为作曲担当着我们楚乐特色作品的创造重任,也是学院其他众学科的源头—— 故为生存之根本,底蕴之所在,未来之所托!”

   钱仁平教授多年来在作曲理论学习与研究、教学、乐评、音乐文献研究、教学管理、文献管理等诸领域的孜孜探求和结晶,在饱满的人文学理背景上源源奔涌出光华夺目的人文激情,用钱老师自己的话说便都来自于:“我总是干一行爱一行。”这朴实的表白,再一次启示着每一位在场者……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转载自武汉音乐学院官方网站,照片摄影刘夜)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图书馆 电话:53307232 邮编:200031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 沪音ICP备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