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状况综述
发布时间:2010-12-13 点击数:58
0.0.0本年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意义上“四大件”学科分支中相对较弱的“配器”与“复调”,强势超越“和声”乃至“曲式”。这既与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配器”与“复调”方面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的逐年加大有关,也与近年来相关学科的学术研讨会的直接推动有关,更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各分支的交融,特别是与作曲实践的更加贴近有关。
1.1.0于京君的《配器新说》(责任编辑:王璐),对西方管弦乐队当代配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作了概览式的归纳,在理论上加以浓缩、提升、总结、归类并分别命名,梳理出一套可以普遍运用的新型配器原则和方法。论文提出了三个新概念并分别予以命名,认为它们显示了当代配器思路与技法的主要走向:(1)为配器服务的新型的乐器分类法:突破传统的乐器分类框架,将乐器以其发音方式分为延音类乐器和非延音类乐器;(2)新型的配器原则与技法:以原型素材为音源的延音功放配器法——主要由非延音类乐器提供音源,由延音类乐器对其进行延音或功放;(3)配器与作曲关系的新概念:配器自由度及其划定标准。论文还强调:配器法不应该只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编配技法,它应该是一种发展乐思、创新作品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
1.2.0郭鸣的博士学位论文《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选择当今仍活跃于国际乐坛的美国作曲家约翰•科瑞里亚诺的6部乐队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在文化背景、美学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形成,以及由上述因素所导致的作曲技法为视角,发掘其管弦乐配器法的“继承”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写法的“透视”与“分析”,对科氏在6部乐队作品中的音色、织体及具体的配器手段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论文主体部分由导论、正文及结论组成。在导论中,首先对论文选题的缘起及论题的意义做了简要的论述,并对美国当代音乐中“回归”现象做了概括性的梳理,同时对6部乐队作品做了概况的介绍。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前三个章节主要是对6部乐队作品的横向音高结构与织体、纵向和声结构以及复调结构与织体等诸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进而还对各种技法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对比做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归结出这些技法导致的织体的形成、音色的处理等直接影响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各种因由。第四、五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乐队的编制、乐队的摆放位置及多维声向的形成与意义做出详细的论述。随后又在微观上对管弦乐配器中特殊演奏法的运用,不同音区的运用与处理,以及纵向多声部结构中的配器特征等方面也做了较为详实的分析与论述。
1.2.1竹岗的长篇论文《潘德列斯基早期管弦乐创作的颠峰之作——<第一交响乐>之管弦乐法分析》(《乐府新声》2008年第4期、2009年第1、2期连载,责任编辑:王进),包括“克里斯多夫•潘德列斯基和他的音乐创作”、“乐队编制——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传统乐队音色的充分挖掘”以及“配器新观念及新演奏法和记谱法”等四章。论文认为:《第一交响乐》是潘德列斯基整个以前作曲实践的“鸟瞰”,同时也是他管弦乐队的全部经验的集大成之作。潘德列斯基对传统乐队的音色挖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尤其是他对弦乐音色的发掘是“革命性”的。尤其是他对乐器的“极限高音”和“极限低音”、弦乐的拨奏加滑音奏法、以及密集微分音块的使用开发,堪称经典,增加了乐队的有效使用音域。潘德列斯基对管弦乐织体的运用表现出了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对织体的使用和处理上,潘德列斯基最喜欢使用的手段就是“扇形对称结构织体”或“斜形结构织体”,以及“同一个片段之内的各个声部不同节奏的组合(或扩大、收缩组合)并循环”。在潘德列斯基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微分音,以及由此构成的“音块”、“潘式音墙”。在《第一交响乐》中,微分音技术不但体现在弦乐器上,同时也扩展到了木管组和铜管组。微分音技术本身,与前述的弦乐“拨奏加滑音”技巧、织体的扇型结构等技术相结合,其所产生的由“密集音块”和“音高连续体”构成的“音墙式”音响效果是极具创新意识和震撼力的,是一种崭新的音响效果和技术手段。由于新技术手段会产生新的音响效果,现有的旧的乐谱记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技术手段的要求了,因此,如何为这些新技术手段做比较恰当、适用的记录,就成了作曲家要面临的新问题了。潘德列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采用了非节拍性的“半偶然”的时间记谱法,以及“有音才有谱、无音只有空白”的“黑白”记录方式,并发明和沿用了很多新的演奏法和标记。这些新的演奏法和标记,以及记谱法有些已经成为当代公认的记谱标准,直到现在都对我们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1.2.2胡磊的《勋伯格<乐队变奏曲>的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责任编辑:刘永平),以勋伯格按照十二音技法创作的第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Op.31)为研究对象,通过音高分析与配器分析,认为:在勋伯格的《乐队变奏曲》中,体现的十二音序列音乐配器基木原则不仅使十二音体系所强调的“音高平等”甚至是“音色平等”得以很好的体现,并且,也赋予了作品音色多样化的乐队音乐特点,但是,十二音规则上一些局限性的原则对乐队效果、配器手法上产生的束缚力使勋伯格在《乐队变奏曲》之后,再没有使用十二音序列技术来创作真正意义上的乐队作品。另外,勋伯格在这部作品中由始至终体现的“音色平等”观念不仅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音高平等”观念相一致,同时也是平等原则的进一步升华,并且对二战后期兴起的“整体序列主义”起到了一定的启发意义。
1.3.0中国作曲家、管弦乐法专家杨立青教授成为本年度的热门研究对象。龚华华的《积墨•破墨•泼墨——杨立青<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借用中国画中的三种常用技法“积墨”、“破墨”、“泼墨”,来阐释杨立青1998年完成的管弦乐《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积墨与破墨是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主体声部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叠加,而泼墨则是指用多个乐器声部共同构成一个类似于“带状”的加厚式织体形态。
1.3.1李洋的《从杨立青<引子、吟腔与快板>看管弦乐队与二胡音色的溶合技术及其结构力功能》,通过对管弦乐队各乐器相对于二胡音色溶合性的分析与量化,借助统计学方法,以可视性图表为材料,探讨了分析对象各乐器组、整个管弦乐队相对于二胡音色的溶合性变化过程,以一种新视角观察管弦乐队乐器与民族乐器之间的音色溶合技术。
1.3.2徐越湘的《浅谈杨立青关于20世纪作曲技法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传统作曲手法的六要索入手,对杨立青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论文集《乐思•乐风》、译著《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等篇章中的核心技术予以剖析,力图总结出他在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中所作的探索。
1.4.0姜盛林的《色彩的“五行” 逻辑的“五行”——谈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的音色布局与结构关系》,认为其分析对象的每个段落虽然短小,但构思新颖、奇特,语言精练、细腻,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的结构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在配器方而,这部作品的音色布局与调配以及音响的对比控制非常完美,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难得的“现代配器教科书”。
2.0.0有关复调的研究本年度成果丰富,特别是出现了对于国内学界而言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意味的选题与成果。
2.1.0姚亚平的著作《复调的产生》(责任编辑:金原),主体包括“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附加’与复调的产生”、“欧洲文化精神的兴起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以及“权力的话语:欧洲早期复调语言机制的文化意蕴”等四章,从“音乐之外”的文化角度切入,抽象、智性地讨论了“复调的产生”这个令人关注的课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著的第四章通过“引言:‘权力’、‘话语’、‘只是’”、“横向维度分析”、“纵向维度分析”三节,讨论了“作为权力的话语的西方早期复调的构成:1.两个要素;2.两个要素地位的不平等;3.在历史进程中,不平等地位的逆转。
2. 2.1孙晓晔的《谢德林<复调手册>中的对位技法研究》,对谢德林由25首体裁各异的复调前奏曲《复调手册》进行了深入仔细的分析,将作曲家运用次数最多、使用手法最独特的几种对位技法进行了归纳,并试图通过分析此作品能够对现代复调音乐的创作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外,徐昌俊、左延芳的《里盖蒂<永恒之光>中的微复调技法》也值得关注。
2.2.2叶思敏的《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中的拼贴复调技法》(责任编辑:刘永平),包括“拼贴复调的基本乐思构成”、“拼贴复调的旋律写作”、“拼贴复调的调性语言”、“拼贴复调的和声手法”、“拼贴复调中的节拍手法”、“拼贴复调织体”等部分,结合作曲家的美学观念,逐一研究了作品中运用拼贴技术所涉及到的种种写作手法,提出了斯氏以复调思维作为诱导的拼贴技法的运用,为复调的现代发展开拓了广阔思路的论述。
2.3.0龚晓婷的《陈怡四部混合室内乐的复调技法研究》(责任编辑: 刘莎),以陈怡近年创作的为胡琴与弦乐四重奏而作的五重奏《胡琴组曲》(1997),为小提琴、琵琶、大提琴而作的三重奏《宁》(2001),为长笛、黑管、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而作的五重奏《春夜喜雨》(2004)以及为长笛、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三重奏《静夜思》(2004)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作品中所贯穿的线性思维及丰富的复调技法。论文认为,它们不仅表现为多变的结构形态,还以融合进作曲家个性化语言的形式充分表露出她独特的审美意识。
2.3.1吴磊、唐荣的《王西麟<第四交响曲>中的复调技法研究》,通过较为仔细分析,认为这部作品“将连续演奏的四个部分或乐章整合到一个乐章之中,同时,四个部分分别被理论家冠以四个标题:‘寻觅、毁灭、挽歌、抗争’,在整体结构上由于音色的布局及其织体结构与运动使其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特征”。最重要一点,复调技法在该作品中的运用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可以看出作曲家有效地将各种复调技法作为乐思表达的载体,体现出“织体主题化”的结构功能;另一方而,作曲家对新型复调技法汲取的同时,追求对乐队整体音响、音色及新型织体的尝试。有关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以及复调技法的研究,还有徐玺宝《谭小麟<小提琴及中提琴二重奏>的创作特征》等。
3.0.0相对于常年,本年度有关曲式或音乐分析或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质量上乘,特别是一批博士论文的出版,提升了该分支方向的总体学术水准,并呈现出聚焦本土专业音乐创作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显著特点。
3.1.0觉嘎的《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责任编辑:迟凤芝、王赛),是第一部全面研究西藏传统音乐形态特征的专著。该著从西藏传统音乐的文化源流开始,探讨了社会生活与西藏传统音乐的关系;从西藏传统音乐的类别属性入手,探讨了文化交流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影响;论文还着重探讨了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个性与共性,变异与发展。这是一篇严谨、深入、厚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2.2刘涓涓的《这是一个诱人沉醉的黄昏——析罗忠镕艺术歌曲<黄昏>》,以背景性研究、关联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总结了罗忠镕艺术歌曲《黄昏》的创作特点:即借用同名现代诗歌中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象征意义表达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理解,创作思想上流露出人本主义特征;人声旋律处理为宣叙调以表现歌词的意识流风格;钢琴声部的写作体现出多种技术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论文还注意到罗忠镕一向把他的艺术歌曲写作当作整体创作的技术实验田,《黄昏》又是这些歌曲中技术化特征最突出的一首。
3.2.3娄文利的《单声思维控制下的音响结构——郭文景歌剧<夜宴>音响结构技术特点》认为:单声思维控制下的音响结构逻辑,是《夜宴》所有音响技术的核心理念所在。它表现在三个方面:就织体形态来说,单声织体、装饰性支声织体和主调型织体均体现出突出线性逻辑的特点;时值控制系统中不规则变换节拍、避免重音周期性起伏、符合人物形象的节拍设计、板式或速度对位等手段,也与作曲家追求线性逻辑的单声思维相辅相成;在多声技法方面,注重色彩性、音响性的和声意识代替了功能性和声手段,其作用在于调节单声线条的粗细轻重,而复调多表现为在特定戏剧情节中特定主题间的对置,意在凸显各主题暗示或隐喻的戏剧功能。
3.2.4李吉提的《秦文琛<幽歌Ⅱ号>的音乐结构及其他——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通过分析认为,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草原文化和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对作曲家的影响,以及该作与作曲家后来音乐创作的关系。论文还从作品的内容与宏观结构、作曲家笔下的乌日图道与原生态乌日图道的结构比较及其与现代技术的关系,揭示了音乐结构的张力、内聚力、平衡力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3.2.5胡静波的《云翻一天墨——关于大型歌剧<太阳雪>与说、唱、剧<解放>音乐创作上的研究》,作为作者“张千一音乐创作研究系列”之一,包括“《太阳雪》与《解放》在创作上的异同”、“《太阳雪》的内容布局”、“《太阳雪》音乐的结构形式”以及“《太阳雪》音乐的写作内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3.2.6周倩的《多元语境中的作曲新路朱世瑞<草-词的微变奏>之创作思维与技法》,从隐形主题与微变奏、音高形态与节奏模式、复语言和复文化与创作思维的创新等方面对《草-词的微变奏》的创作特征进行了研究。
3.2.7房晓敏的《五行作曲法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应用》摘记了作者多年来研究五行作曲法与民族管弦乐创作相结合的心得体会,以二胡协奏曲《幻想曲》、民族管弦乐曲《山寺》、梆笛与二胡双协奏曲《客风》、民族管弦乐曲《火之舞》4首风格各异的民族管弦乐代表作来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与思路。
3.3.0桑桐的《勃拉姆斯两首歌曲的分析》,从歌词内容简介、歌曲的结构形式、艺术手法分析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分析,从中了解勃拉姆斯歌曲中的艺术表现技巧、音乐形象创造与和声处理手法等方面的特色。
3.3.2郑中的《梅西安的对称排列置换作曲技法》认为:梅西安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现代音乐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独有的地位。不可逆行节奏、对称排列置换、色彩和弦、有限移位调式等创新技法,是形成他独特音乐风格的直接手段。
3.3.3符方泽的《马勒交响曲中的“递延”现象研究——以马勒“器乐三部曲”为例》,借用“递延”这一概念,以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马勒的器乐三部曲为主要对象进行了专门性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中,围绕递延这个主要观点,分四个部分对马勒交响曲在调性、主题及音乐意象等方面的相关性、传递性和统一性特点及其表现方式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以较新的观念阐释马勒交响曲特有的形式风格,一方面能为马勒交响曲的形式特点及相关方面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另一方面,也为观察和总结音乐作品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而多元的关联及统一建立了新的视点。
3.4.0安宁的《布里顿的两部歌剧研究》选取被认为是英国自17世纪普塞尔以来最杰出的作曲家布里顿全部歌剧作品中最富特色的《彼得•格莱姆斯》与《命终威尼斯》为研究对象,从体裁形式、题材内容、音乐风格及具体技术手法和美学追求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并对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性取向”问题进行解读,以音乐本体分析与文本意义阐释的双重视角进行审视,进而探究造成这些变化与发展的原因。在布里顿宏富的音乐创作中,歌剧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他全部作品的重心所系。因此,对于歌剧创作的研究便成为了解布里顿音乐创作思想、技法乃至风格流变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3.4.1宋莉莉《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观念与创作的研究》主体由引言、四个章节、结语和附录几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述及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对斯克里亚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及个人创作生活进行了考察。第二章对斯克里亚宾音乐观念内涵进行了宏观分析。第三章对斯克里亚宾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其音阶观念的扩大、主音观念的固守、调式调性观念的扩展、主题和和声观念的变化、不协和和弦观念的演变、节奏节拍观念的变化等方面的创作特征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主要述及斯克里亚宾的创作对后世的影响。全文以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作品和其他音乐家对他的评说、回忆录、笔记、书信等史实资料为依据,以历史学、社会学、音乐学分析、作品分析为研究方法,对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的思想观念和创作实践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其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法和独特的艺术思维。
3.5.0赵晓生的《音乐活性构造(一)》认为:音乐活性构造的核心点在于,由音乐的构造寓于过程之中。过程即结构,过程即构造。过程的状态即结构形态,过程的特征即结构范式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依据音乐的时间性(历时性)与空间性(共时性)特征,将音乐在其运动状态、时间过程与音响体现、空间组合中所呈现的组织构造范式,进行节奏(时值模型)、过程(结构范式)、音高(音集运动)、音响(和音色调)、组织(活性基因)五个相对独立范畴的分析研究,以有机的、整体的、合一的、活性的视角,从根本上把握音乐时间性与空间性二位一体的活性运动的组织构造核心奥秘。
3.6.0有关音乐分析方法论的研究,主要有王中余的《集合复合型理论的实质、应用与效能》,首先对集合复合型理论的实质与分析应用问题进行教程式释介,在此基础上揭示这一理论的分析效能。事实上,集合复合型理论是音级集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无调性音乐作品深层结构进行揭示的有效手段。
3.6.1值得关注还有[德]克列门斯著、钱泥译《音乐分析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出发,为学习者提供音乐作品分析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并用大量作业鼓励学习者用自己的思路和视角作各种分析判断的尝试。《音乐分析法》可说是第一本实用音乐分析“工作手册”,是专业师生和自学者理想的教材。
4.0.0本年度有关和声方面的研究,几乎是历年来最少的。倒是两本译著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影响。
4.1.0冶鸿德的《亨策“移动和弦”的结构与功能》(责任编辑: 高拂晓)认为:在亨策的和声体系中,三音固定的移动和弦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及在作品中广泛系统的应用,使它具有了传统和声体系中某种功能意义。移动和弦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根植传统、锐意创新的创作观念。移动和弦是亨策音乐创作技法和风格特征的一个缩影。
4.1.1刘文平的《勋伯格的全音阶理论及其实践》(责任编辑: 吴晓丹)认为:勋伯格的全音阶创作,完全与他的理论相适应,系统地为我们展示了这种音阶发展演化的全过程。对于勋伯格本人的创作来说,全音阶的运用主要是在调性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拓宽和弦构成的调式基础丰富和声材料,促成调性解体的重要手法之一。由于全音阶中各音之间的相对独立和缺少倾向性的特点,在局部可以形成无调性的段落或片断,因此,勋伯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全音和弦的结构特色,选择特点突出的增三和弦以及五、六音和弦的结构形式,结合旋律中的全音阶片断集中使用;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结构的和弦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做到与各种三度结构、四度结构和弦等其它和弦材料融合,真正起到了丰富旋律与和声解放不协和音,最终促成调性解体的作用。
4.2.0[美]艾伦•福特著、罗忠镕译《无调性音乐的结构》(责任编辑:杨海虹),可以说是20世纪最重要、也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作曲技术理论著作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本著作以或片段编译发表或整体初步油印的方式在我国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界流传,对我国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感谢罗忠镕先生的辛勤劳作,翻译出这本著作,奉献给年轻的学子们学习与研究。
4.2.1[美]文森特•佩尔西凯蒂,黄大同、杜亚雄译《二十世纪和声学-原创样式与应用》,是全世界第一本对二十世纪前60年欧美作曲家的和声实践进行总结的教科书,也是当下美国许多音乐院校正在使用的和声教材。本译著是其第一个完整的中文译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2.2郑英烈的《勋伯格是怎样走向“十二音”的?》指出,研究勋伯格的学者几乎都把他的创作划分为调性时期、无调性时期和十二音时期;也有将1933年后的作品另列为美国时期的。其实,勋伯格本人将无调性时期和十二音时期看作是同一时期,就风格而论,两者并无区别,十二音技法只是保证无调性风格的一种手段,是对同一风格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已。论文通过勋伯格的《风格与观念》(Style and Idea)中的有关论述,来证明他的这一观点。
5.0.0应该说2009年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配器与复调等学科分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令人高兴地是,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既能放眼世界,又能关注本土,陆续推出了包括博士学位论文在内的不同形式的有分量的学术成果。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以罗忠镕、郑英烈、杨立青等为代表的学界前辈,进行了大量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外国经典文献的翻译工作,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做出了令人尊敬的贡献!
[美]艾伦•福特著、罗忠镕译
2009:《无调性音乐的结构》,上海音乐出版社。
安宁
2009:《布里顿的两部歌剧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陈俪月
2009:《浅析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及<钢琴曲五首>(op.23)的织体特点》,《乐府新声》第1期。
代百生
2009:《现代音响隐藏下的中国文化传统——罗忠镕<钢琴曲三首>的“中国风格”探析》,
《黄钟》第4期。
房晓敏
2009:《五行作曲法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应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
符方泽
2009:《马勒交响曲中的“递延”现象研究——以马勒“器乐三部曲”为例》,《黄钟》
第2期。
龚华华
2009:《积墨•破墨•泼墨——杨立青<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黄钟》
第3期。
龚晓婷
2009:《陈怡四部混合室内乐的复调技法研究》,《黄钟》第3期。
郭鸣
2009:《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郭强
2009:《饶余燕两首<引子与赋格>浅析》,《交响》第4期。
郭新
2009a:《采用中国民间曲调的结构原则(上)——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
2009b:《采用中国民间曲调的结构原则(下)——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4期。
韩炎
2009:《对管弦乐
胡静波
2009:《云翻一天墨——关于大型歌剧<太阳雪>与说、唱、剧<解放>音乐创作上的研究》,《乐府新声》第4期。
胡磊
2009a:《勋伯格<乐队变奏曲>的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上)》,《黄钟》第3期。
2009b:《勋伯格<乐队变奏曲>的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下)》,《黄钟》第4期。
扈滨
2009:《“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音乐探索》第3期。
黄珩
2009:《持续音在丁善德钢琴作品中的引申使用》,《音乐探索》第2期。
黄祖平
2009:《bⅡ6和弦在肖邦中的“控制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第2期。
纪欢格
2009:《巴托克<钢琴奏鸣曲>的形态学分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第4期。
贾达群
2009:《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姜盛林
2009a:《结构严谨、思维巧妙的“建筑”大师——卢托斯拉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的结构比例分析》,《乐府新声》第2期。
2009b:《色彩的“五行” 逻辑的“五行”——谈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的音色布局与结构关系》,《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
蒋兴忠
2009:《一首构思精美的钢琴小品——罗忠镕<钢琴曲三首>(Op.50)之<托卡塔>的音高结构分析》,《天籁》第2期。
觉嘎
2009:《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克列门斯(德);钱妮(译)
2009:《音乐分析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匡军
2009:《20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人民音乐》第5期。
赖登明
2009:《郭祖荣交响曲创作民族化特征解析》,《中国音乐》第1期。
雷兴明
2009:《浪漫主义管弦乐描摹手法的经典之作——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唐•吉诃德>的内容与结构关系探论》,《天籁》第2期。
李吉提
2009:《秦文琛<幽歌Ⅱ号>的音乐结构及其他——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4期。
李如春
2009:《两极化的对比与“静”、“动”交替的扩展——蒂皮特<第三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分析》,《天籁》第3期。
李洋
2009:《从杨立青<引子、吟腔与快板>看管弦乐队与二胡音色的溶合技术及其结构力功能》,《乐府新声》第3期。
梁静
2009:《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调性思维的启示》,《中国音乐学》第4期。
梁珂
2009:《浅析王宁室内乐作品<异化>的表现手法》,《中国音乐》第2期。
刘阿冷
2009:《从舒伯特到沃尔夫:“和弦半音”的运用——从利德的钢琴伴奏看和声半音化》,《人民音乐》第8期。
刘涓涓
2009:《这是一个诱人沉醉的黄昏——析罗忠镕艺术歌曲<黄昏>》,《中国音乐》第4期。
刘康华、黄蜀青、叶小纲
2009:《当代和声理论与教学研究:最新学术成果辑要》,中国文联出版社。
刘文平
2009:《勋伯格的全音阶理论及其实践》,《天籁》第2期。
刘永平
2009:《论十二音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六》,《黄钟》第4期。
刘正维
2009:《四度三音列——传统音乐的“染色体”》,《中国音乐》第1期。
娄文利
2009:《单声思维控制下的音响结构——郭文景歌剧<夜宴>音响结构技术特点》,《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
卢璐
2009:《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吕欣
2009:《从<动势>的创作技法看陈怡的创作风格》,《乐府新声》第1期。
明虹
2009:《利盖蒂<十首木管五重奏>No.Ⅶ分析——兼谈关于现代音乐作品分析的几点思考》,《乐府新声》第1期。
裴建伟
2009:《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展开型乐段研究》,《中国音乐学》第2期。
彭志敏
2009:《一种关于结构分析学的体系化构想——贾达群<结构诗学>读后》,《音乐研究》第6期。
齐研
2009:《皮埃尔•布列兹的“音级乘法”解读》,《乐府新声》第3期。
钱仁平
2009:《一个被误会了的回旋奏鸣曲式乐章 ——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新析兼评相关陈说》,《音乐研究》第1期。
钦丽丽
2009:《黎英海<唐诗三首>音高组织及声部关系的剖析》,《黄钟》第3期。
曲佳琳
2009:《施尼特凯的两首双小提琴作品研究——<纪念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莫扎特>两部作品的音乐分析与复调技法运用》,《音乐艺术》第1期。
饶泽荣
2009:《音色旋律的透视分析——读卡特<练习曲中的时值长度>》,《黄钟》第1期。
任意
2009:《传统的两面——以巴托克音乐中的和声思维为例》,《音乐探索》第4期。
桑桐
2009 a:《勃拉姆斯两首歌曲的分析》,《音乐艺术》第1期。
2009 b:《勃拉姆斯两首歌曲的分析(二)》,《音乐艺术》第2期。
邵晓勇
2009:《斯克里亚宾前奏曲Op.33-3研究》,《音乐研究》第2期。
宋莉莉
2009:《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观念与创作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施咏
2009:《中西调和 相得益彰——陆华柏配<刘天华二胡曲集(附加钢琴伴奏谱)>研究》,《音乐研究》第2期。
孙晓晔
2009a:《对里盖蒂<音乐探索>的探索——浅析里盖蒂创作中对“核心音高”的最初尝试》,《乐府新声》第2期。
2009b:《谢德林<复调手册>中的对位技法研究》,《黄钟》第4期。
唐勇
2009:《李斯特<裴特拉克十四行诗>和声技法》,《中国音乐学》第3期。
托马斯•海因尼施、玛丽亚•伯尔加莫著,范哲明译
2009:《施尼特凯的弦乐四重奏》,《乐府新声》第3期。
王 球
2009:《赋格主题首部的创作技法》,《黄钟》第1期。
王 文
2009:《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形成过程与结构形态》,《黄钟》第1期。
王非
2009:《传统中寻找根基 探索中获得灵感(上)——施尼特科<第二弦乐四重奏>分析》,《中国音乐》第2期。
王桂升
2009:《调式还原与主题变形的结构功能——巴托克<弦乐四重奏>的套曲结构管窥》《天籁》第4期。
王贺
2009:《论民族音乐素材与中国作曲技法在尚德义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乐府新声》第2期。
王岚
2009:《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未完成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论<易经>对当代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影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第4期。
王中余
2009:《集合复合型理论的实质、应用与效能》,《音乐艺术》第2期。
魏媛莉
2009:《从诺诺、拉亨曼、胡伯尔的创作看作曲观念与技法的传承与创新》,《人民音乐》第6期。
文森特•佩尔西凯蒂(美);黄大同、杜亚雄(译)
2009:《二十世纪和声学-原创样式与应用》,上海音乐出版社。
吴春福
2009a:《论瞿小松<寂#1>中的数列结构》,《中国音乐学》第4期。
2009b:《罗忠镕的交响音乐创作》,《人民音乐》第12期。
吴磊、唐荣
2009:《王西麟<第四交响曲>中的复调技法研究》,《音乐研究》第3期。
吴晓云
2009:《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的乐队写作技术分析》,《乐府新声》第3期。
吴延
2009:《饶余燕民族管弦乐作品中复调技法的综合运用》,《交响》第4期。
徐昌俊、左延芳
2009:《里盖蒂<永恒之光>中的微复调技法》,《黄钟》第1期。
徐玺宝
2009:《谭小麟<小提琴及中提琴二重奏>的创作特征》,《黄钟》第1期。
徐越湘
2009a:《论利盖蒂作品中的“静态运动”因素的存在价值——以<第二弦乐四重奏>为例》,《乐府新声》第1期。
2009b:《浅谈杨立青关于20世纪作曲技法理论的研究成果》,《人民音乐》第8期。
杨和平
2009a:《谭盾歌剧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b:《析小提琴协奏曲<红楼梦>的语言与结构》,《音乐艺术》第4期。
杨家林
2009:《肖邦钢琴叙事曲和声技法初探》,《乐府新声》第4期。
阳军
2009:《音乐作品中连接性结构之功能意义及其表现》,《交响》第2期。
杨秦生
2009:《和声的色彩与造型——薛文彦交响作品和声方法分析》,《中国音乐》第3期。
杨正君
2009:《“单章—套曲”曲式及其基本表现形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1期。
姚恒璐
2009a:《和声半音化写作中的若干原则》,《乐府新声》第3期。
2009b:《和声半音化写作中的若干原则》,《乐府新声》第4期。
姚亚平
2009:《复调的产生》,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冶鸿德
2009:《亨策“移动和弦”的结构与功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4期。
叶思敏
2009:《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中的拼贴复调技法》,《黄钟》第2期。
于京君
2009a:《配器新说(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1期。
2009b:《配器新说(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
喻波
2009:《论张大龙琵琶三重奏<堡子梦>的对位技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第1期。
张巍
2009:《音乐节奏结构的形态与功能:节奏结构力与动力若干问题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张显平
2009:《音乐分析与歌唱表演文论集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张继红
2009《解读18世纪意大利歌剧咏叹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章啸路
2009:《约翰•科尔特兰的现代爵士乐语言——“三度均分循环体系”》,《音乐艺术》第1期。
赵静
2009:《高为杰钢琴曲<冬雪>之形式与内容剖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第1期。
赵晓生
2009:《音乐活性构造(一)》,《音乐艺术》第3期。
郑 中
2009a:《<时间的色彩>之<终结段>鸟歌特性音调分析》,《黄钟》第3期。
2009b:《梅西安的对称排列置换作曲技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
郑艳丽
2009:《继承传统 植根民族 探索创新——里盖蒂钢琴作品<莱切卡组曲>分析报告》,《音乐探索》第3期。
郑英烈
2009:《勋伯格是怎样走向“十二音”的?》,《黄钟》第1期。
周倩
2009:《多元语境中的作曲新路朱世瑞<草—词的微变奏>之创作思维与技法》,《黄钟》第1期。
周天星
2009:《倒影复对位中的和声思维研究》,《乐府新声》第4期。
周长征、胡静成
2009:《小调大韵——<阿塞调>(为二胡与钢琴而作)评析》,《人民音乐》第1期。
竹岗
2009a:《潘德列斯基早期管弦乐创作的巅峰之作——<第一交响乐>之管弦乐法分析》,《乐府新声》第1期。
2009b:《潘德列斯基早期管弦乐创作的巅峰之作——<第一交响乐>之管弦乐法分析》,《乐府新声》第2期。
左延芳
2009a:《感性与理性交融之结晶——浅析巴托克<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音乐>第一乐章的音乐》,《天籁》第1期。
2009b:《里盖蒂<第二弦乐四重奏>中的节奏形态》,《音乐探索》第4期。
注:感谢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秦展文为本文所做的资料收集工作